認識脊椎痛症
脊椎是人體的中軸骨,負責支撐人體的直立姿勢,並提供活動度與穩定性讓四肢能夠有效執行日常功能動作。
脊椎由三十三塊椎骨組成:七塊頸椎骨、十二塊胸椎骨、五塊腰椎骨、五塊薦椎骨及四塊尾椎骨。
除了脊椎關節,椎骨周圍有軟骨、神經、肌肉、韌帶、與交錯複雜的筋膜等複雜構造,因此任何一個組織出現損傷或是功能障礙都有可能導致疼痛。
而損傷的成因有退化性病變、姿勢不良、工作/運動產生累積性微小傷害、外力拉傷、挫傷……等。
依據疼痛出現的部位,可以分成下背痛(腰痛)、頸椎痛(脖子痛)、胸椎疼痛(中背部疼痛、膏肓痛),因此脊椎疼痛並非疾病名稱,而是一種症候群,許多的因素都會產生類似的疼痛,故此找到病因對症處理是非常重要的。
下背痛(腰痛)為脊椎痛症中發生率最高的症候群,80%以上的成年人都有下背痛的經驗,但多數的下背痛是影像檢查(x光、核磁共振…等)都無法檢查出病因的,除了影像檢測,若是跟姿勢動作有關、功能性活動相關出現的疼痛,建議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進一步做理學檢查、動作檢測。
適用對象
療程特色